从赤色沪西普陀到乌蒙山腹地鲁甸县,2021年两地牵手以来,见证着沪滇协作浓浓深情。今年以来,普陀区持续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精神,以坚定不移的站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断拓展协作深度,帮助鲁甸县实现新产业层出不穷,就业水平不断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大步向前……当地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提到优质的苹果产地,不少上海市民第一反应是来自北方的苹果。但其实,云南省昭通市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苹果已有70多年的种植历史,素有色泽鲜艳、肉质细腻、汁液丰富、果香浓郁、富含硒等品质优势,但是当地优质苹果因为其传统种植模式粗放,加之缺乏现代分级检验检测技术,苹果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低。近年来,类似的情况有所改观,依托沪滇协作机制,鲁甸苹果产业正在加速发展。
2021年底,在普陀区的东西部协作机制助力下,鲁甸县引入企业在桃源乡承包种植2200亩的苹果基地,开启采用现代化种植模式。
苹果成为当地的“致富果”,2年过去了,鲁甸县的苹果接连丰收。今年当地还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建设产业园冷库,最大冷藏量超1万吨,有效帮助当地盛产的苹果及时运进冷库储藏保鲜,错峰销售,为苹果产业提升附加值。
“现在,该冷库带动苹果分选线车间投产使用,吸纳了周边300余人就业,人均收入将近3万元,当地群众实现增收。”普陀区援滇干部,鲁甸县委、副县长徐雄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记者。
鲁甸县是云南省重点核桃生产基地,也是大麻核桃原产地和主产区,种植面积达85万余亩。自上海市普陀区与鲁甸县结对帮扶以来,按照“中央要求、鲁甸所需、普陀所能”的原则,普陀区投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真抓实干帮助当地补齐核桃产业精深加工发展短板。
2021年,在普陀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鲁甸核桃产业精深加工车间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连年来,当地引入专业食品生产企业,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拓宽核桃销路,核桃油、核桃仁、核桃休闲零食等核桃精深加工产品被开发,带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就业,有效激发内生发展动力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核桃精深加工车间项目带动下,今年,相关生产企业主动前往龙头山镇、江底镇、火德红镇等向农户上门收购青皮核桃,农户不再像往年一样,剥青皮、晒核桃,再寻找销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轻轻松松把核桃卖出去,节省了劳力还充实了‘钱袋子’。”普陀区援滇干部,鲁甸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解毅告诉记者。
冷冻园区、产业园区只是沪滇协作之下普陀助力当地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自2021年普陀区与鲁甸县“牵手”以来,普陀区持续投入各类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超亿元,相继实施项目超过60个,鲁甸县苹果、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将全部建立,建成鲁甸县产业园冷库、新街镇新街社区乡村振兴示范点、蓝莓产业示范基地、自然能提水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
“产业兴旺了,销路也要扩宽,2021年以来,普陀区结对帮扶鲁甸县以来,援滇干部聚焦消费协作,助推‘云品入沪’,我们帮助当地销售农副产品金额超5700余万元,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解毅欣喜地说道。
卯家湾易迁安置区是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多的易迁安置区,有近4万名易迁群众,是全国第二大易迁安置区。如何不断满足当地居民的就业需求,让广大易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今年,普陀区持续引进食品企业,招聘从事小肉串、无骨凤爪、牛羊肉预制菜加工等工作岗位。同时,为进一步满足鲁甸县把东西部协作招商引资企业、产业往安置区配套的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园集中,便于易迁群众就近上下班。已在当地开展经营的企业,鲁甸县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帮助生产企业对接上海市场。
除了发展当地产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往年依托“云上·乐业”普陀劳务协作工作站鲁甸分站基础上,今年在卯家湾易迁安置区零工聚集地,建设零工市场。
“多措并举的就业措施之下,今年以来鲁甸县帮助农村劳动力就业近2000人,帮助农村劳动力到上海就业近400人。还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15期,培训农村劳动力超650人。”解毅告诉记者。
习总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普陀区在鲁甸县的援滇干部们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脱贫地区发生规模性返贫、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作为工作主线,按照“中央要求,鲁甸所需,普陀所能”的要求,以沪滇协作为重要契机,积极挖掘、承载上海市普陀区资源禀赋,把产业发展作为鲁甸县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
谈到2024年,援滇干部们充满干劲,信心满满。“明年6月,我们为期三年的挂职期即将结束,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好作风,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帮扶工作,为本轮次援滇工作收好官,替接任者开好局。”徐雄表态。
“我将慎终如始,继续保持高昂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争做新时代‘五有’靠谱干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解毅说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