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在平罗县各乡镇、乡村公路两旁,随着杨树、柳树等树叶逐渐枯黄飘落,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网显得越发清晰,犹如条条飘逸的银丝带,干支相连、村村相通、联网成片,缩短了城乡距离,扩大了对外交往,畅通了乡村振兴路。
据了解,平罗县总面积达2060平方公里,下辖7镇6乡,城镇化率达54.5%,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61.078公里,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61公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平罗县城货下乡、农货进城、乡村旅游等物流、人流活动日益频繁。
近年来,平罗县把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工程,对标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交通短板,着眼群众和服务对象急难愁盼,让“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对13个乡镇的148条596.7公里农村公路进行优化改造,力争“十四五”末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保持在85%以上。
“我们通过‘农村公路+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周边村镇瓜菜、畜牧、劳务、旅游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真正让农村公路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路、旅游路、致富路。”平罗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波说。
红陶公路总里程34公里,起点位于平罗工业园区东侧,途经五堆子、红瑞、庙庙湖等多个移民区,以及沙漠瓜菜产业区、奶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区。
沿红陶路向西行驶20分钟,便进入陶乐镇现代农业特色沙漠瓜菜产业园区,一座座现代化大棚在园区内一字排列。在宁夏华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里,乳瓜挂满藤蔓枝头,番茄镶嵌在翠绿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
近年来,随着河东地区交通路网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产业投资。平罗县开发1.18万亩沙荒地,先后引进广东华泰农、宁夏迎春等6家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以沙漠番茄、供港菜、西瓜等主要农产品的万亩沙漠瓜菜产业园区,注册认证沙漠瓜菜地理标识,创建“乐陶陶”“宁粤”等瓜菜知名品牌,园区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沙漠番茄、甜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红陶公路销往全国各地。
“路通了,农产品的‘身价’也高了,近两年,庙庙湖22户村民在园区学会了技术,选择种植温室大棚当老板,每栋棚每年收入超过10万元。”庙庙湖村党总支丁成伟说。
在不远处的宁夏新丝陆服饰有限公司,每年发放工资500多万元,解决了当地100多人就业问题;在庙庙湖村肉牛、肉羊养殖园区,230户移民群众入园搞养殖,年均肉羊出栏9000余只、肉牛出栏850余头,净利润620万元。
如今,在平罗县红陶公路沿线,昔日的毛乌素沙漠,如今已经是道路宽广、交通便捷、产业兴旺的繁荣景象。
“修好一条路,带动一,红陶公路把沿线的沙漠瓜菜产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奶牛养殖产业园区连为一体,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致富路。”平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马佳佳说。
孙玉莲是平罗县城至通伏乡集中村的一名公交车司机,每天从县城出发,沿途经过近10个村,农村公路串联起的是一个又一个产业兴旺、村居整洁的美丽乡村,让她看到了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前景。
“我跑班线车十多年了,过去农村公路普遍都是坑坑洼洼,安全设施薄弱,现在道路加宽了、拉直了,路两旁的标志标牌设立好了,护栏加固了,我们开车行驶在路上也更安心了。”孙玉莲说。
据悉,平罗县域面积广阔,农村道路占比高,很大一部分早期建设的农村公路超期服役,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开裂等道路病害,曾给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带来不利影响,抓紧补齐农村公路这块“短板”刻不容缓。
为此,平罗县紧扣“1233”方向路径和战略定位,深入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和自治区“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示范县,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完善延伸、美丽公路创建引领、道路运输融合转型、平安交通保障提升、农村公路护栏提升“五大工程”。2023年,平罗县高标准谋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推动山水大道、亲水大道、广华至前卫等11条主干道路整体提升,13个乡镇148条596.7公里的农村公路焕然一新。
“去年以来,全县共开通农村公交线万人次,各行政村初步实现了‘路通车通’和农村群众‘抬脚上车’目标,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让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马佳佳说。(记者周丽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