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六是天贶节,也被称为晒书节、望夏节、晒书节、晒衣节、伏羊节等,是天赐好运、祈求平安的日子。取六六大顺之意,民间有回娘家、晒衣服、吃炒面等习俗。
在临泉县瓦店镇,人们则在这天举办山羊美食文化节,集中展示羊文化的别样魅力,通过斗羊比赛、品尝美食、唢呐比赛、书画艺术展、农特产品展、杂技专场演出、百人免费品美食、“羊”名天下音乐节等,来庆祝一年过半的喜悦之情。而这,只是临泉县发展养羊产业、健全产业链条、繁荣山羊文化、助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缩影。从“羊羊”得意到“养羊”得益,临泉县依靠念好“山羊经”锻造出一条集山羊养殖、加工、文化、美食、文旅于一身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皖豫边界山羊产业的“领头羊”。
山羊天生爱打斗,特别是公羊,吃饱喝足后顶顶头、斗斗架对它们来说是颇为惬意的事。在民间,有许多与羊相关的风俗,如“送羊”“叼羊”等,而在临泉,“斗羊”活动则大行其道。
把公羊打斗的习性演变为斗羊比赛文娱活动,不一定是临泉人的首创,但却是临泉人不可割舍的风俗。“临泉山羊,山羊中的战斗羊”就是临泉斗羊比赛热闹场景的真切呈现。
“临泉‘斗羊’比赛主要选取精神饱满、体格健壮、生性好斗的成年公羊参加,通过多轮比赛,评出优秀者予以奖励,既鼓励山羊养殖户的养殖热情,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临泉山羊协会秘书长马建说。
据了解,“斗羊”是临泉的一项民间传统娱乐活动,乡土气息浓郁,最著名的就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在瓦店镇举行的斗羊比赛,现场进行激烈比赛,其角斗场面惊险生动,人们助威呐喊,掌声、吆喝声、欢呼声响彻一片,一浪胜似一浪,比赛现场精彩激烈、扣人心弦,令人顿生满腔豪气,观者大有荡气回肠之感。
“今年的‘斗羊’比赛共有来自临泉县、界首市、阜南县及河南省项城市、沈丘县、平舆县、新蔡县的143只斗羊参赛,最重的一只达到160多斤,无论是参赛数量、参赛规模、受群众欢迎程度都远超以往。”马建说,“今年的比赛由于天气较为凉爽,现场观众更多,初赛及决赛累计有2万余名观众,现场氛围异常热烈。”
在瓦店镇“斗羊”比赛现场,一头头体格健硕的参赛羊精神抖擞投入争斗。只见两只羊各自后退几步,然后低下头急速向前冲去,待快接近对方时,突然前蹄跃起,整体身子竖立起来,怒目圆睁,直视对方,然后前身下沉,两只头颅重重地撞在一起,力弱者节节败退,力大者昂起头颅,嘴唇上翻,似乎在为胜利呐喊。有时两头头号的四只犄角会扭缠在一起,双方展开拉锯战,经过反复缠斗,方能分出胜负。而周边观众则齐声呐喊,为各自看好的羊叫好助威。
据悉,临泉县瓦店镇举办斗羊比赛有近百年历史,2009-2017年瓦店斗羊连续参加四届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活动,受到群众喜爱。2013年瓦店斗羊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反映出当地古朴强悍的民风和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品格,成为临泉民间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
除了“斗羊”比赛,临泉县还举办了第三届唢呐文化艺术节,来自砀山、淮北、亳州、太和、灵璧、凤阳和临泉的三支唢呐队伍同台竞技,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说起唢呐就不能不提临泉县瓦店镇的高楼村,该村有400年的吹唢呐历史,130户群众成立了75个唢呐专业队,从业人员320人,常年奔波在豫皖周边等地演出,成为传承非遗文化、丰富乡村生活的重要力量。
临泉县位于全国肉羊主产区、中原肉羊优势产业带,县域内可饲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极为丰富,再加上山羊养殖历史悠久,“遍地是山羊”是临泉县山羊养殖业的真实写照。
临泉山羊全身是宝,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胆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羊肉是大补之物,《本草》记载说,羊肉堪比人参、黄芪,具有益气、补中、开胃、健力之功用,是良好的食补上品,有“肉中人参”之称。
临泉羊肉汤,也叫伏羊汤,炎炎夏季喝羊汤具有冬病夏治的功效。在临泉,有这样一名顺口溜:到了六月六,千万吃羊肉;喝上一口羊肉汤,到老不会去药房。可见,羊肉汤在临泉是多么受欢迎。
在瓦店镇山羊美食节活动现场,只见一排排口径硕大的铁锅整齐排列,店主人清水下锅 ,劈柴生火,等水温热后放入洗净的羊肉、羊杂、羊骨,大火炖煮,撇去血沫,加入大葱、生姜、白芷、草果、肉桂、陈皮等,熬制40分钟后,一锅热气腾腾的新鲜羊肉汤浓香四溢。汤浓、味鲜、肉嫩、营养丰富,引得人们争相品尝。
不光是在瓦店镇,在全县23个乡镇及县城各个街道分布着上百家羊肉汤馆,无论春夏秋冬,喝一碗羊肉汤,吃两个吊炉烧饼,那日子给个神仙都不换。
在山羊美食节上,许连学一边忙着烤制全羊,一边指挥着工作人员刷料、上架,旁边观看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这几天客户定得多,早上六点就开始忙了,这一只羊得烤3-4个小时,不能生、也不能糊,要外焦里嫩、香酥可口。”许连学说,“烤全羊得有耐心,匀翻转,勤刷料,烤制设备虽然更新了,但对客户的服务一点都不能打折扣。”
作为特色烤全羊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许连学的烤制手艺选料精、配料细、辅料全、形态美、味道鲜、口感嫩,不少食客大老远指名点他的烤全羊。
据了解,烤全羊是临泉人在重大节日、庆典或者招待贵客时才会上的名菜。具体做法是:全羊宰杀后,在羊肚子里放入调料,然后将整只羊架在火上烘烤,烤的时候要不断翻转,确保烤得均匀,这期间不停在羊胴体表面刷酱油、糖浆、香油等,直到羊肉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皮脆肉鲜即可。
临泉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产山羊肉质细腻、没有膻味,经烤制后,更是色泽明亮、香味十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百年来,许氏家族在秉承烤全羊技艺的同时,又精益求精、博采众长,形成色、香、味、形的和谐统一,成为食客们经常点的大菜之一。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洪其在前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制作出水晶羊蹄系列产品。他加工的羊蹄似水晶一样晶莹剔透、不膻不腻,有劲道有弹性,色泽鲜亮,方便食用,颇具文化价值和临泉地域特色。
配着临泉羊肉吃的,还有锅盔馍、油饺子、芝麻叶、炒炒面等。在吃的方面,临泉人从来不亏待自己,也不亏待朋友。临泉羊肉馆已经开到全国各地,成为临泉美食的一张名片。
临泉县积极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充分开发临泉白山羊品种资源,积极开展“皖临白山羊”新品种培育工作。从2018年新品种暂命名为“临羊”,到2020年正式申报为“皖临白山羊”,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2022年“皖临白山羊”顺利通过国家肉羊新品种审定,成为安徽省首个培育成功的大家畜新品种,也是全国第四个培育成功的肉用山羊新品种。2023年4月,“皖泉白山羊”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全县共有“皖临白山羊”核心育种场和扩繁场6家,“皖临白山羊”核心种群数量已突破1万只。
临泉肉羊养殖业如此“羊眼”,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县多次召开“皖临白山羊”产业发展座谈会、推进会,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引导”,强化“三产融合、效益提升”,在强化科技支撑、双招双引、培训提升、品牌宣传、文旅融合上着力,持续推进“皖临白山羊”产业发展壮大。
支持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对新创建为国家、省、市级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生产主体,分别一次性奖补20万元、15万元、5万元;
支持“皖临白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对当年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原种场、祖代场和父母代种羊场,分别一次性奖补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当年取得省级及以上资质并正常开展保种工作的“皖临白山羊”保种场,每个一次性奖补30万元。
此外,临泉县还积极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印遇龙院士合作共建临泉院士工作站,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中科-临泉县智能农牧机械装备创新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畜禽良种繁育和畜牧四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与应用,与安徽科技学院共建临泉牛羊产业研究院解决临泉畜牧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与安徽农业大学共建皖西北综合试验站,成立临泉畜牧产业联盟。
在推动绿色发展上,临泉县也是不遗余力推行县域畜禽养殖粪污全利用、县域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的“三全”模式,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推动构建“牛羊企业+饲草公司”合作机制,全县现有饲草及秸秆综合利用企业66家,年加工玉米等农作物秸秆60多万吨,带动秸秆转化年增收2亿元以上。临泉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获安徽省政府表彰。
据了解,临泉县在“皖临白山羊”产业链上,还有着更大更远的谋划。到2027年,“皖临白山羊”种群达5万只以上,临泉白山羊群体达20万只以上,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200万只以上,年出栏商品肉羊120万只,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以上;在精深加工业上,肉牛肉羊规模以上屠宰和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达3家以上,年屠宰加工牛羊肉制品及其深加工产品10万吨;在商贸物流及文化旅游业上,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以牛羊产品为主体的商贸、冷链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商贸物流及文化旅游产值达到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
在肉羊养殖、加工和文旅融合方面,临泉县在“羊羊”产业上走出了一条既“得意”更“得益”的路子。(赵怀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