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的宿州市淮海畜牧业供港活牛养殖场,牛舍整洁,撒料机、清粪机、搅拌机等现代化设备配套完善,千余头秦川牛和西门塔尔肉牛,或津津有味地吃草,或悠然自得地反刍……该公司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供港活牛注册登记企业,自1992年起连续30多年一直保持稳定的供港业务。2023年,公司供港活牛2155头,产值0.6亿元,供货量和金额均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我市围绕实施“百万头肉牛”行动,按照“小群体、大规模”发展路径,通过实施牛仔培育、黄牛养殖、黄牛肉食品深加工、黄牛养殖循环产业循环利用等方式,大力发展肉牛产业,让农牧业开启一路狂“犇”模式。
宿州发展肉牛产业一有基础。地处中原优质肉牛产业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在肉牛养殖上具备天然的气候优势。同时,秸秆资源丰富,小麦常年种植面积750万亩、玉米450万亩、大豆200万亩,2023年各类农作物秸秆量为767万吨,其中饲料化利用量达296万吨,可为60余万头肉牛提供丰富的秸秆饲料。二有路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2023年下半年实施了“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我市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宿州市百万头肉牛行动方案》,成立了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为肉牛产业发展明确了路径。三有市场。在大食物观引领下,未来城乡居民对动物蛋白的消费需求将不断提升,而猪肉和禽肉消费比重已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羊肉、牛肉作为替代品,需求量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因此,我市肉牛销路看好、销量看涨。2022年、2023年,全市肉牛出栏分别达9.69万头、9.71万头,均居全省第3位。
2024年,我市紧跟发展大势,理清发展思路,大胆探索创新,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在产业布局上再定位、再发力,及时确定目标:到2027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50万头、出栏量达2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到2030年,肉牛饲养量达10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达200亿元,将我市打造成长三角重要的肉牛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作为养殖户,最怕的就是在养殖过程中畜禽发生疫病。针对我们的顾虑,国元农业保险灵璧支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我的肉牛上了保险,一旦发生意外,每头牛最高能赔偿1.5万元,而且我还可以凭借保单增信功能进行肉牛抵押获得。”灵璧县众帮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光明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扩大养殖群体,支持更多有养殖意愿的农户通过养牛增加收入,我市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肉牛产业发展政策资金,统筹贴息、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等政策,大力支持肉牛产业发展。
金融系统精准帮。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全市5369户养殖户主体信息表和699户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户主体信息表,推送给各金融机构和相关保险公司。各银行和保险机构主动对接、重点支持,深入摸排养殖户需求,提供便捷高效的上门服务,真正实现“手续简、贷得快、风险低、期限配”的服务模式,精准满足养殖户和保险保障需求。目前,全市各金融机构正在围绕肉牛产业发展链条,创新、担保、保险方式,积极推出金融产品。徽商银行出台“活牛贷”费用补贴政策,对养殖户自行承担的20%肉牛保险和第三方监管机构活牛耳标给予每头50元的费用补贴。
保险行业创新帮。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500万元,设立肉牛特色农产品保险,肉牛保费降至450元/头,养殖户仅需缴纳90元/头。针对养殖户关心的肉牛价格和意外死亡问题,人保财险和国元保险分别提供了保险解决方案。人保财险推出价格风险保障保险,主要解决因肉牛价格波动产生的销售风险;国元保险推出的肉牛意外死亡保险,主要解决肉牛在运输、养殖等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灭失风险,肉牛意外死亡保险已赔付1634.8万元。
强强联手部门帮。2023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多次就肉牛企业融资需求进行摸排梳理,并将需求提交金融机构,帮助养殖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目前,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与各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结合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会同各县区随时解决企业融资需求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市支持肉牛产业发展、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已基本形成。
“我们将围绕全省‘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大力推动百万头肉牛行动,聚焦链条延伸,做足要素、做大总量、做长链条、做优品牌、做强基地,确保完成2024年29.9万头肉牛饲养量任务。”市肉牛专班副主任车跃光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优质品牌培育行动,以西门塔尔、安格斯等为主推品种,打造育肥牛供应基地,挖掘本土龙头企业潜力,做优做精灵璧黄牛肉等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肉牛企业和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效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肉牛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坚持引进与育种相结合,引进推广适合全市饲养的种公牛优良品种,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及农副产品饲料化,鼓励饲草饲料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秸秆青贮,走“草畜配套、草企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引导新增产能向加工龙头企业周边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就地加工增值,集中培育和引进饲料加工、品种改良、健康养殖、屠宰加工、熟食开发、冷链物流、有机肥生产等产业化项目,形成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相对完整、辐射带动能力强、综合经济效益高的肉牛产业化集群。
同时,创建一批以肉牛为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申报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目前,全市开工在建肉牛重大项目7个,预计8月底前全部完工,建成后可增加肉牛存栏1.8万头、屠宰能力1.2万头。其中,灵璧县黄湾镇存栏8000头的安徽省禾牛养殖有限公司黄湾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预计6月底完工;萧县新庄镇安徽晟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存栏2000头肉牛养殖场项目预计8月底完工;设计存栏2万头的宿州肉牛科技生态养殖示范中心项目年底前完工。
牵住“牛鼻子”,走出“牛路子”。我市正以非凡的魄力,砥砺前行,真正让牛产业“牛”起来,绘就“牛气冲天”的乡村振兴生动画卷。记者 杨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