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兽医、农垦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推进农业区域布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部署,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关于肉牛、肉羊、奶牛和生猪优势区域布局的总体思路,我们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抓紧制定计划,细化工作方案,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
奶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更好发挥全国奶牛优势区域的带动作用,稳步推进我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第一轮《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建设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2003年,农业部组织制定并实施了《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7个奶业优势省(区、市)把奶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扶持力度,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丰富了国内乳制品市场供给,成效十分显著。
一是生产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优势区域省份奶牛存栏603.9万头,比2002年增长0.9倍;奶牛存栏占全国奶牛存栏总量的49.5%,比2002年增加0.8个百分点;牛奶产量2140.3万吨,比2002年增长2.1倍。成年母牛单产达到5900公斤,比2002年增加2000公斤;2007年,优势区域奶牛养殖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占全国的59%,户均现金收入3940元。
二是乳品加工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国乳制品产量1787万吨,其中优势区域占54.2%。据统计,2006年优势区域拥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256家,比2002年增加了30%;2006年销售额达629.75亿元,占全国乳制品销售总额的60.5%;销售额年均增长31.22%。优势区域基本形成了支撑全国乳制品生产、新产品研发和相关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基地。
三是国内乳品消费的稳步增长。优势区域乳制品生产和加工的持续发展,拉动了全国消费的快速增长。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量达24.87公斤,比2002年增长了16.5%。农村居民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约为3公斤,比2002年增长近2倍。奶牛优势区域同时也是乳制品消费的重要地区,乳品消费量的大幅增长,丰富了城乡居民生活,有效增强了人民体质。
四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7年奶业优势区域省份牛奶产量2140.3万吨,占全国的60.7%,比2002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同时,优势区域内部布局也进一步优化。其中,黑龙江6个主产县、三个大城市郊区和农垦系统的产量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内蒙古形成了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三大主产带;河北省形成了冀东沿海平原、冀西北坝上高原、冀中平原农区三大主产区域,优势区域涌现出一大批奶牛养殖重点县,全国十大奶牛生产大县全部分布于奶牛优势区域。
五是典型示范作用不断增强。五年来,优势产区抓住国内市场乳品消费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机遇,以品种改良、标准化规模生产、乳品加工技术改造升级为主导,推动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创立了一大批名牌产品,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完达山等知名品牌均在优势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壮大,并为其他地区的奶业生产与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典型经验。
在优势主产区的示范带动下,山东、河南、新疆、陕西、宁夏、辽宁等省(区)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奶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国奶牛优势产业带的巩固和发展。2007年6省(区)奶牛存栏439.2万头,占到全国的36%;牛奶产量829.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7.3%。
一是奶牛饲养方式落后。奶牛养殖“小、散、低”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优势区域存栏2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重不足35%。饲养管理方式落后,优质饲草饲料不足,饲料配合不科学,圈舍建设改造滞后,生产水平低下。机械挤奶设备档次低、质量较差,生鲜乳收购站监管力度还需加强。生鲜乳质量不高,细菌总数、抗生素含量超标,体细胞数过高,乳脂肪和乳蛋白等指标低于标准水平,个别违禁添加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奶牛良种化程度不高。良种化程度低是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优势区纯种荷斯坦奶牛不到50%。成年牛平均单产较低,与世界平均水平6000公斤、发达国家8500公斤相比,差距十分明显。高产奶牛核心群较少,优质奶牛数量增长缓慢。优势区域内大部分种公牛站的种公牛培育体系尚未建立,缺乏自主种公牛培育能力,种公牛的质量还不高。
三是奶业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奶牛优势区域的奶农大多处于分散饲养和经营状态,组织化程度不足30%,不能发挥合作组织等在饲养技术培训、产销对接、利益分配中的作用,奶农合理利益也不能得到有效维护。奶业产加销之间利益不协调,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乳制品加工企业在收购生鲜乳谈判时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可以单方面决定原料奶质量的好坏和价格的高低。近年来饲料、劳力、土地、管理等构成的养殖成本持续大幅上涨,而生鲜乳收购价格几乎没有上升就是很好的例证。
四是乳及乳制品市场不规范。大多数乳制品加工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短期收购行为严重,收购秩序不规范。在乳制品消费旺季提高原料奶价格,争抢奶源;在消费淡季,压级压价,损害奶农利益。在乳制品销售市场方面,乳制品加工企业恶性竞争,销售,大打广告战和价格战,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倾销,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
五是标准体系不完善。生鲜乳管理、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液态奶标识管理等方面配套的标准和规范不健全,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不健全,手段落后,认证能力不足,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国内奶业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奶业是新型朝阳产业,是节粮、高效、产业链关联度高的产业。随着法规的完善,政策的落实,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奶业生产、消费的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一)各级政府重视奶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多次对我国奶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2007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国务院颁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等13个部门制定的《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促进奶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国务院批准发布实施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中,奶业是优先发展的重点食物领域之一。各级政府把发展奶业摆在重要位置,加大政策落实和资金扶持力度,将有力推动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优势区域生产潜力大。目前优势区域成年奶牛单产水平仍然偏低,产量增长的潜力较大。随着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良种良法配套基础上,奶牛平均单产每年可提高200~300公斤。随着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逐步形成,各种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人工种草步伐加快,可提供更多的饲草饲料保障。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6亿多吨,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三)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很大。目前,我国人均奶类占有水平仅25.2公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12。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乳制品作为重要的动物蛋白和钙质来源,将成为城乡居民的日常食品。据统计,居民收入每增加10%,乳类消费量就相应增加0.32%。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将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目前全国有中小学生2亿多人,预计到2015年有望实现2500万中小学生在校喝奶,年消费牛奶约200万吨。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扩大了对乳制品的需求。据测算,每增加一个城镇居民,将会多消费乳制品5公斤。日益扩大的乳制品消费需求,为奶牛优势区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奶业为总目标,以提高奶牛单产为主攻方向,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以提高生鲜乳质量为核心,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健全奶业合作组织为保障,提高优势区域奶业集约化、标准化、优质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示范带动全国奶业发展。
——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综合考虑优势产区的基础情况、资源状况等因素,围绕龙头企业、消费市场建设集中连片的奶源基地,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区域整体推进的格局。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奶牛存栏,防止奶业大起大落。同时要着眼奶业长远发展,统筹规划,加强引导,积极转变奶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优势区域奶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以农为本,理顺关系。切实加强良种繁育、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基础工作,增强奶农自我发展能力。鼓励企业与奶农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保障质量,强化监管。将保障生鲜乳质量作为提升优势区域奶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生鲜乳质量监管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检测机构,强化检测手段,为奶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市场导向,加大扶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既要引导广大奶农和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又要通过政策扶持,增强奶农抗御风险的能力。
发挥大城市郊区、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四大产区的比较优势,选择313个奶牛养殖基地县(团场)(详见附表)进行重点建设。到2010年,优势区域奶牛存栏量达到1300万头,年均递增6%;牛奶产量达到3500万吨,年均递增10%,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达到80%;奶业生产支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优势区域奶牛存栏量达到1700万头,年均递增5%;牛奶产量达到5400万吨,年均递增8%,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达到83%以上;奶业生产等支持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基础优势。区域内奶牛存栏量较大,基地县(团场)奶牛存栏在3000头以上,牛奶产量在1万吨以上;良种化程度较高,良种繁育体系较健全;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具备发展的良好条件。
根据上述依据,选择大城市郊区的北京、上海、天津;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华北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西北的新疆、陕西和宁夏13个省(区、市)的313个奶牛养殖基地县(团场)作为奶牛生产优势区域。
——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17个县(场)。2007年,17个县奶牛存栏33.9万头,牛奶产量131.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5%和4.1%。该区域乳品消费市场大,加工能力强,牛群良种化程度高,部分农场的奶牛单产水平达到8000公斤以上。但环境保护压力大,饲草饲料资源紧缺。
——主攻方向。巩固和发展规模化、标准养殖,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标准化饲养和科学管理体系,培育高产奶牛核心群,提高奶牛育种选育水平,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实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发展目标。稳定现有奶牛数量,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到2015年平均奶牛单产水平,从现在的6500公斤提高到7500公斤以上;基本实现机械化挤奶和规模化养殖;加快奶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率先实现奶业现代化,保障城市市场供给。
——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三省(区)的117个县(场)。2007。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