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必一运动官网_骨质疏松小知识一问一答

发布时间: 2024-12-23 11:01:32    作者:必一体育app下载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答:通俗讲就是骨头又疏(骨量低)又松(骨结构不稳定),骨头变脆,骨折风险性高的全身性疾病。就像一座年久失修房子,砖头风化了、顶梁柱过保质期了,当然容易坍塌了!

  答: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5个里面有一个),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据估算2006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近7000万,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亿人。

  答:的骨量增加在35岁左右就到达顶峰,之后开始逐渐丢失。到了50岁之后,骨量丢失就会更加明显,就像牢固的木质框架被虫子侵蚀,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空洞。

  答:不幸的是,骨质疏松通常没有什么表现,因而更可怕!被称为“寂静的疾病”或“静悄悄的流行病”。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驼背),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后果。部分患者可没有临床症状,仅在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后才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DXA骨密度测量结果T-值≤-25或者有脆性骨折就考虑骨质疏松。

  答: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出现持续性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无固定压痛点。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白天轻、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答:主要有三方面: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等;②:疾病因素:最常见的甲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胃肠道疾病(影响钙吸收)、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癫痫及帕金森等神经疾病、终末期肾病等;③:药物因素:激素、抗癫痫药、肿瘤化疗药、甲状腺素、质子泵等。

  答:最常用的检查包括抽血(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骨代谢指标等)、X线(最常用胸腰椎X线)及骨密度检查。

  答:①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腰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可多吃牛羊肉、鱼肉、瘦肉、鸡蛋以及大量的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同时做到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还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高质量的睡眠。

  ②多晒太阳: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灵活调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min,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答:100ml牛奶含钙量100~120mg,如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喝牛奶肚子胀、拉肚子),可选择无乳糖牛奶或者酸奶,奶酪。考虑到食物的丰富多样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至少吃300~500g奶制品,相当于每天一斤奶,外加深绿叶蔬菜300~500g(约炒熟的蔬菜两盘)、一些豆制品,以满足机体需要。

  答:经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T≤-2.5);已经发生过椎体和髋部等部位脆性骨折者;骨量减少但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2.5<T值<﹣1.0)。

  答:属于脆性骨折(就像冬天的老树枝,嘎巴脆),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弯腰、晒被子、打喷嚏、扶老伴……)时发生的骨折。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腕部和肩部;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腓骨、骨盆等部位亦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

  一旦发生后,通常不建议该类骨折选择保守治疗。因为该类骨折发生的基础是骨质疏松,保守治疗骨质疏松骨折存在恶性循环:骨折保守治疗需要4-6周长期卧床可导致压疮、肺炎、钙流失加剧,导致骨质疏松更加严重、导致再骨折,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俗称“臣妾做不到啊”,很多患者往往做不到严格卧床,存在过早下床行走,导致疏松的骨质压缩加剧,表现为楔形变、驼背,由于骨质疏松这个基础存在,继续不停的压缩,往往会造成压迫脊髓神经,造成下肢疼痛瘫痪。此刻患者需要做大手术才能解决问题。但问题就是往往该类病人都是高龄、冠心病、高血压……,不能做大手术,退一万步,即使能做,大手术钉子也容易松动,问题无解了,没办法了!所以关键是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可行微创骨水泥手术。局麻下即可开展,半小时内完成、即刻止痛、数小时后活动,打破恶性循环,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众多优点。让无数骨折疏松性患者重新挺起了脊梁,感受夕阳无限好!除此之外,必须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晒太阳+吃好+药物),强烈郑重严肃说明:吃钙片只是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冰山一角,远远不够!!!

  答:钙片和维生素D是基础(需要贯穿全过程);还有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双磷酸盐)、促进成骨细胞药物(特立帕肽)、性激素补充剂(雌激素、孕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

  答:一般建议钙片在餐后1~2小时服用。鉴于夜间和清晨血钙水平较低,因此最好在晚餐后1~2小时服用,如果是1日2次的咀嚼片,则另1片建议在早餐后1~2小时服用。

  无机钙以碳酸钙为主,碳酸钙的钙含量最高为40%,但是它的吸收需要胃酸参与,因此像缺乏胃酸、或是胃部消化不良的建议不要长期服用碳酸钙。在服用碳酸钙时建议选择剂量小一点的,随餐服用,再搭配些果汁、醋、维生素C片等酸性的食物一起吃。有机酸钙尤其是柠檬酸钙,钙含量相对较低为21%,但它吸收性能好,不依赖胃酸,对消化不良的人群更适合。

  答:有一些中老年人没有服用钙片,是因为担心服用钙片后会诱发肾结石,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肾结石主要属于草酸结石,尿液中草酸含量增高是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中老年人要注意多喝水,少吃动物内脏和海鲜,少吃豆类及其制品,积极防治肥胖、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和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答:绝经后女性骨质之所以会出现快速丢失,主要是因为其体内雌激素水平很低,破骨细胞活性很强,骨吸收速度远远大于骨形成。因此,要延缓绝经后女性的骨质丢失,关键是要尽快接受激素治疗或使用双膦酸盐类等药物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答:理论上骨吸收和骨形成促进剂的药物联合抗骨质疏松症治疗应该更为有效,但目前尚无研究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联合治疗在降低骨折风险方面比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更好。但钙剂和维生素D作为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基础措施,可以与骨吸收或骨形成促进剂联合使用。特殊情况为防止快速骨丢失,可考虑两种骨吸收短期联合使用,如降钙素和双磷酸盐的短期联合使用。

  答:骨代谢指标应在开始治疗前检测基线值,应用骨形成促进剂治疗后3个月、应用骨吸收治疗后3-6个月观察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骨密度检测:抗骨质疏松症开始治疗后可每年检测.对于特殊病例,如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等可6个月监测1次。

  问:已经发生过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且已微创骨水泥治疗,原先骨折椎体 或其他椎体再发生骨折的风险高吗?

  答:高,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再发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可达正常人的5倍以上,尤其是在骨折后的1~2年,通常被称为“迫在眉睫的骨折风险”。因为只要发生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就说明身体已经处于重度骨质疏松的状态。因此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必须坚持规范合理的抗骨质疏松症治疗,防止骨质疏松症进一步发展,避免再发骨折的发生。

  答:首先:钙剂和维生素D应作为基础用药全程贯穿使用(一直强调,从未改变!!!其次:对于极高骨折风险患者应立即给予强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初始治疗药物可选择立帕肽或唑来膦酸。确诊为骨质疏松症、非极高骨折风险的患者为高骨折风险,初始治疗可选择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或唑来膦酸,仅腰椎BMD降低的患者初始可选择伊班膦酸钠或雷洛昔芬治疗。具体情况至医院咨询专业医生。

  问:经常使用的罗盖全、盖三淳、钙尔奇、碳酸钙片、依固、密固达、特立帕肽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属于什么类别的药物?

  答: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乳酸钙、钙尔奇等;常见的维生素D包括罗盖全、盖三淳等;抑制破骨细胞双磷酸盐的药物口服有阿仑膦酸钠(福善美)、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静脉使用的唑来膦酸(依固)及皮下或肌肉注射的降钙素类(密固达);促进骨细胞形成的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特立帕肽)。

  答:双膦酸盐(BPs)长期治疗有增加非典型股骨骨折(AFF)及下颌骨坏死(ONJ)的潜在风险,口服双膦酸盐治疗5年,静脉双膦酸盐治疗3年,应对骨折风险进行评估,如为低风险,可考虑实施药物假期停用双膦酸盐;如骨折风险仍高,可以继续使用双膦酸盐或换用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特立帕肽或阿巴洛肽因潜在骨肉瘤风险建议疗程不应超过2年;降钙素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全文完】

标签:

False
False
False